为纪念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大轰炸”中不幸遇难的同胞,激励群众的爱国热情,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增强群众的国防意识和防空意识,连日来,区人民防空办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防空疏散演练和人防知识宣传教育,并联合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开展人防宣教公益活动。
开展防空疏散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6月5日,随着防空警报的响起,鸡冠石镇石门社区组织了50余名群众的演练活动,参加演练人员分为疏散组、救护组、引导组、保障组、物资组等小组,各司其职。社区群众在引导人员的带领下有序地撤离到最近的防空地下室进行掩蔽,各疏散小组熟悉了疏散路线和任务,参与群众了解了人防疏散的程序和意义。本次社区防空疏散演练,大家都听从指挥员的指令,互帮互助,快速掩蔽。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开展人防公益活动,扩大人防知识宣传。“为什么会响警报?”现场的一名游客问道。6月5日上午10点30分,游客们驻足在三级广场上,聆听全市防空警报试鸣放。公益讲解员结合警报的鸣放在现场给游客讲解重庆大轰炸的历史。区人民防空办联合重庆抗博开展了主题为“勿忘历史,居安思危,守土有责,共建人防”的人防宣教系列公益活动。游客们认真聆听讲解。“谁知道这是什么?”公益讲解员问道。“我知道,这是手摇警报。”通过现场互动的形式,让现场群众体验手摇警报器,近距离的去感受防空警报声音。最后,讲解员带领游客模拟躲避空袭,感受防空洞的特点。通过本次人防宣教公益活动,扩大了人防知识宣传覆盖面,提高了群众对人防知识的知晓率,拓展了人防知识宣传方式。
开展人防知识宣传,增强居民防空意识。区人民防空办在“6·5”警报试鸣放前,为社区发放了7000个人防宣传口袋、100支应急电筒、6000支宣传笔、100把文化宣传雨伞等人防知识宣传物资。数十个社区利用微信、QQ等媒介平台,并通过走访、入户等宣传形式,进行人防知识的宣传,很好的增强了社区居民对人防知识的了解,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黄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