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区人民防空办印发《万州区2022年人民防空工作要点》,提出工作要求,分解细化工作措施,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为全区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是聚焦核心使命,加强人防组织指挥建设。有序实施人防基本指挥所(1903工程)规划建设,推进可研、土地划拨、勘察等前期准备工作;按要求开展全区防空袭方案修订前期调研,明确防空袭方案修订的内容、流程、标准和方法,启动《万州区人民防空袭方案》和各类保障计划修订工作,为军事斗争准备奠定坚实基础;做好人防应急应战指挥平台运行维护管理,牵头组织市人民防空指挥通信保障第一组跨区(省)综合训练,扎实开展本区人防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短波通信、无人机信息采集等人防指挥通信业务训练,不断提升人防队伍应急应战通信保障能力;加强全区防空警报系统维护管理,拟新建*台城区固定防空警报器,确保城区防空警报音响覆盖率和统控率达到“双100%”,完成全区“9.5”防空警报试鸣放工作。
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加强人员防护工程建设。加大人防工程建设力度,严格落实“以建为主,应建必建”人防行政审批要求,全年拟批建万州区上海医院、经开区高峰产业园住房租赁等项目防空地下室*万平方米以上,加快绿地万萃城(M3组团)、公园山水等防空地下室建设,完成江南新区市民广场人防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全年拟竣工验收人防工程*万平方米以上;结合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及“万达开”毗邻地域共建共享人防疏散地域(基地)要求,拟新建*个人防疏散基地,新增战时疏散安置人口容量*万人,巩固提升*个人防疏散基地设备设施建设,稳步提升各疏散地域(基地)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
三是对标实战需求,加强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建设。推进分类分级防护,按照上级规定,协同区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深入全区重要经济防护单位开展调研,摸清防护目标参数,完善分级分类指标,动态更新全区重要经济目标目录库,建立健全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管理机制;开展防护训练演练,监督指导重要目标防护单位制订完善防护和抢险抢修方案,遴选*个重点防护试点单位,组织人防专业应急队伍,开展人防专业队伍暨重要经济目标综合演练。
四是突出实战训练,加强人防专业队伍建设。强化人防专业队伍建设,按照第九周期人防专业队伍组训计划,加强各人防专业队伍训练装备建设,配齐各类专业器材,按《人防专业队伍训练大纲》要求组织开展抢险抢修、医疗救护等人防专业队伍训练演练,确保战时“拉得出、用得上”;规范人防志愿者建设,积极推进人防志愿者队伍组训管理和参与应急救援行动,组织重庆市蓝天救援队、社区志愿者开展应急演练,并积极与我区高校和其他社会团体合作,扩大人防志愿者服务活动覆盖面。
五是坚持法治教育,加强人防支撑保障建设。制定年度人防执法工作计划,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从严查处各类人防领域违规违法行为,持续推进人防系统反腐专项整治,完善人防行政执法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人防依法行政能力;协同非税征收划转,配合税务部门做好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征收划转工作,加强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优化人防行政审批(缴费)服务流程,完成全年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征收任务;强化人防宣传教育,持续在全区55所中小学、7所高校、区委党校(两期)及大周人防宣教馆开展人防知识教育培训工作,新建和提档升级是社区人防宣教基地,结合“5·12”防灾减灾日、全区“9·5”警报试鸣放日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人防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加强人防建设工作成就宣传报道。
六是坚持平战结合,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化人防平战结合开发利用,推进假山堡、79等人防工程的开发利用,加强三峡移民广场、高笋塘等公共人防工程经营管理力度,力争全年收取人防平战结合使用费再上一个新台阶;加强人防工程安全监管维护,编制实施人防年度安全工作要点和监督检查计划,重点对在建人防工程工地、人防工程平时开发利用场所、人防纳凉点等开展安全生产和火灾防控检查,落实责任、防微杜渐,实施高笋塘、王家坡等老旧人防工程安全整修,巩固好历年来“零事故”的良好态势。
七是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人防高质量发展。落实上级国防动员体制改革相关要求,依令配合完成本级人防主管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能调整;推进“万达开”人防领域交流合作,在人防疏散基地共建共享、跨区域联合训练演练、通信系统互联互通等方面加强探索,交流经验,取长补短;认真落实“全程网办”“渝快办”等要求,优化人防审批服务办事指南,实现人防审批事项“渝快办”一站式服务,落实惠企减负政策,让办事群众享受到高效、便捷的人防行政审批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和办事企业的满意度。(宋杰)